新聞動態(tài) |
氧化磨損當溫度升高時,刀具表面氧化生成軟氧化物,切屑摩擦引起的磨損稱為氧化磨損。如在700℃~800℃時,空氣中的氧與硬質(zhì)合金中的鈷、碳化物、碳化鈦反應(yīng)生成軟氧化物;在1000℃時,PCBN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yīng)。
前刀面損壞高速切削塑性材料時,前刀面上靠近切削力的位置會在切屑的作用下被磨損成月牙形凹狀,所以也叫月牙形凹狀磨損。在磨損初期,刀具前角增大,改善了切削條件,有利于切屑的卷曲和折斷。
然而,當月牙洼進一步增大時,切削刃強度大大減弱,*終可能導致切削刃的壓潰和損壞。切割脆性材料,或切割速度較低、切割厚度較薄的塑性材料時,一般不會出現(xiàn)月牙狀磨損。
刀尖磨損刀尖磨損是指刀尖圓弧的后刀面和相鄰的副后刀面上的磨損,是刀具后刀具破損的延續(xù)。
由于這里散熱條件差,應(yīng)力集中,磨損速度比后刀面快,有時會在后刀面上形成一系列間距等于進給量的小溝槽,稱為溝槽磨損。它們主要是由加工表面上的硬化層和切割線造成的。切削淬硬傾向高的難切削材料時,*容易造成溝槽磨損。刀尖磨損對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影響*大。
側(cè)面磨損切削厚度較大的塑料材料時,由于切屑堆積的存在,刀具后刀面可能不與工件接觸。另外,通常情況下,后刀面會與工件接觸,后刀面上會形成一個后角為0°的磨損帶。一般在切削刃工作長度的中間,后刀面磨損是均勻的,所以后刀面磨損程度可以用這個切削刃的后刀面磨損帶寬VB來衡量。
由于各種刀具的后刀面磨損幾乎都發(fā)生在不同的切削條件下,特別是切削脆性材料或切削厚度較小的塑性材料時,以刀具的后刀面磨損為主,磨損帶寬度VB的測量也相對簡單,所以通常用VB來表示刀具磨損的程度。
VB越大,不僅會增加切削力,引起切削振動,還會影響刀尖圓弧處的磨損,從而影響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