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1)刀片牌號、規(guī)格選擇不當,如刀片的厚度太薄或粗加工時選用了太硬太脆的牌號。
對策:增大刀片厚度或將刀片立裝,選用抗彎強度及韌性較高的牌號。
2) 刀具幾何參數(shù)選擇不當(如前后角過大等)。
對策: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重新設計刀具。① 適當減小前、后角。② 采用較大的負刃傾角。③ 減小主偏角。④ 采用較大的負倒棱或刃口圓弧。⑤ 修磨過渡切削刃,增強刀尖。
3)刀片的焊接工藝不正確,造成焊接應力過大或焊接裂縫。
對策:①避免采用三面封閉的刀片槽結構。②正確選用焊料。③避免采用氧炔焰加熱焊接,并且在焊接后應保溫,以消除內(nèi)應力。④盡可能改用機械夾固的結構
4)刀具監(jiān)控系統(tǒng)刃磨方法不當,造成磨削應力及磨削裂紋;對PCBN銑刀刃磨后刀齒的振擺過大,使個別刀齒負荷過重,也會造成打刀。
對策:①采用間斷磨削或金剛石砂輪磨削。②選用較軟的砂輪,并經(jīng)常修整保持砂輪鋒利。③注意刃磨質量,嚴格控制銑刀刀齒的振擺量。
5) 切削用量選擇不合理,如用量過大,便機床悶車;斷續(xù)切削時,切削速度過高,進給量過大,毛坯余量不均勻時,切削深度過??;切削高錳鋼等加工硬化傾向大的材料時,進給量過小等。
對策:重新選擇切削用量。
6) 機械夾固式刀具的刀槽底面不平整或刀片伸出過長等結構上的原因。
對策:①修整刀槽底面。②合理切削液噴嘴的位置。③淬硬刀桿在刀片下面增加硬質合金墊片。